close

 

簡守信
現職
台中慈濟醫院院長
經歷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整形外科主任
慈濟醫學院副教授
台大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形外科的訓練具有特殊性,這份特殊性不應該是一種限制,相反的應該是一種豐富度。」簡守信院長認為,醫療的核心應該是人道關懷,這樣的豐富度、層次感加上關懷面就會產生向上的動
能,讓我們的技術、學術研究與都得到提升。而年輕的醫師們一定要保持著關懷的本質,走出診間一起關懷照顧這個受傷的世界。

 

行醫千萬里,踏遍世界各處傳播善的漣漪
「可能只需要半個小時的手術,對他的人生就會有巨大的改變。」我記得我在柬埔寨、緬甸等地行醫時,會碰到一些唇裂、多指症的小朋友。其實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處理的病,但可能因
為條件與資源的不足而無法動手術。這些病可能會造成小朋友,在成長過程產生自卑感,因此透過我們的義診的過程就能夠幫助他們改善症狀,可能小小的幫助就能夠幫助小朋友的身心靈健康的發
展。


我們出去義診除了實質的手術幫助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即是要產生善的漣漪。我們到了一些地方進行義診,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在這,會和地方人士合作宣傳。作為贊助者的他們會來到
義診的現場,看到唇裂的小孩子,或是一些因為疾病痛苦的人、和自己住在同一個國家的人正在受苦,很難不產生憐憫心。此時,善的漣漪就產生了,由我們帶起的第一波漣漪,帶起了當地國家有力人士心中的善,他就可能會加入我們,或是自發性地去進行人道關懷,就能讓這個世界的善念更加擴張。

 

我們醫師有一個習慣,喜歡閱讀學術文章來了解疾病,但很多時候對於人間、世間、社會,文章是不會解釋的,要親眼所見才能明白。

 

當親眼看見一個受著苦難的小朋友時,書中的定義都將拋諸腦後,而選擇幫助眼前受難的人。

image

關懷社會從身邊開始做起
有些人會覺得其他國家很遠,但其實關懷也可以自身邊做起。我還記得有一天,一個師姐通知我們,有一個居家癱瘓的人需要處理褥瘡的問題。於是我們前往了解,進去才發現竟是一個30 幾歲的年
輕人,而不是上年紀的長輩。深入詢問後才知道,他在大約20 歲的時候為了打工,不慎從2 樓摔落摔傷了脊椎才導致四肢癱瘓,僅手指能移動,這一躺就是15 年! 我們就想,還這麼年輕的一個人,能不能為他做點什麼。於是我們決定將他接到醫院來進行復健與訓練,經過刻苦的訓練後,他可以操控電動輪椅四處跑,甚至能操作手機、電腦進行一些小買賣。原先可能要躺一輩子的人,在我們深入幫助後不僅能夠移動,還重拾了工作能力,未來不再需要讓父母太過擔心。看著他開著電動輪椅和爸爸媽媽在河堤散步看夕陽,那種感動真的難以言表。


如果我們只看到褥瘡並只處理褥瘡,並沒辦法幫助他填補人生的空白,只有深入了解他的背景才能真切的幫助到他。這個社會太多的弱勢了,與其花上許多時間探討醫病關係或抱怨東抱怨西,不如
花上時間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來幫助社會。深入的去關懷需要幫助的地方,讓社會上更多困難的人得到幫助。

 

保持醫師關懷的核心,不要被社會所汙染
我自己年輕的時候,整個環境可能受到日本教育的影響,前輩們對後輩們總是破口大罵說一代不如一代,總是拉出權威差距,要求後輩不准搭電梯都去爬樓梯,還要比搭電梯的前輩早到樓層,壁壘
分明的上下關係就像白色巨塔般。但我認為這樣是錯的,年輕人永遠是社會的良心和進步的動能,絕對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定強過一代,這個社會才會進步! 而年輕人不要忘記了關懷的核心,也絕對不要忘了存在於醫院背後的真實世界。

-

🔍整形春秋相關網站】
📍Story整形春秋Youtube:https://reurl.cc/4N57v
📍整形春秋 vol.4,我整外我驕傲!走到哪都能隨身看👉 https://reurl.cc/n0g5zX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ory整形春秋 的頭像
    Story整形春秋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Story整形春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