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健
現職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臺大醫院燒燙傷中心主任
台灣疤痕協會創會理事長
經歷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燒傷學會理事長
許多嚴重燒燙傷患者不只有急性的問題要面對,慢性期的疤痕搔癢、疼痛、增生、孿縮,都使得患者日常動作處處受限及碰壁,甚至需要長期復健才得以維持最基本的功能,傷友往往終身承受社
會的異樣眼光,難以走入人群。所幸,曾創造世界醫療奇蹟,成功救治97% 嚴重傷傷患者的台大燒燙傷權威楊永健主任,因心中的不捨而發心,為傷友創辦了疤痕合唱團和疤痕協會,藉由音樂與協
會資源,致力讓傷友找回自信,重新融入社會,重建自我價值。
嚴重燒燙預後更是漫漫長路,成為黑暗角落的一群
小面積燒傷,僅需一位醫師及一位護理人員即可處理,即使傷口很深,也可通過植皮的方式治療;燒傷面積大於30%,就會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超過60%,就會導致治癒困難,因缺乏足夠的取皮區且容易引發血壓下降、體液流失、休克等症狀,傷者的生命跡象非常不穩定。這個階段下的治療極為困難,即使痊癒,大面積的疤痕肥厚、攣縮、搔癢難耐,新生皮膚亦失去彈性、關節活動更是受到限制,只能藉由長期復健逐步改善。更重要的是,因外觀嚴重變異,許多傷友因此一蹶不振,不敢面對人群,無法工作,成為黑暗角落的一群。
治療大面積燒傷者的最後一哩路
大面積燒傷的患者,因特異變形的外觀,目前社會普遍仍難以接納,社會福利系統也尚未完善,無法有效的照顧傷友。燒燙傷患者所受的傷,不僅是生理外在的諸多痛苦,更包含了心理上的失落,這些失落,來自旁人的異樣眼光及不諒解,也使得傷友難以回到社會,走入人群。在訪談過程中,楊永健醫師也向我們分享:「大概在三十年前,我剛當主治醫師沒多久,我就想成立一個疤痕合唱
團了。因為,我發現很多活下來的大面積燒燙傷患者,他們會聚集在一起,互相聊天、參與活動。我就想,讓他們去唱歌,音樂可以治療、可以讓一個人開心、舒壓,那時候成立合唱團的想法就是這樣。」楊永健醫師期盼透過自己力量,讓傷友的處境得到改善,重新能夠步入社會。
製造各式演出機會,讓傷友得到走出黑暗角落的動力
在合唱團首次成立之後,因為經驗的不足,人員陸續退出,不得不解散。在調整方針、做出改變後,合唱團調整腳步,終於在十年後重啟;楊永健醫師聘請了一位年輕的音樂專業出身老師,以演唱流行歌曲為主,並結合表演,這次因為楊永健醫師的細心觀察及調整方向,漸漸抓到傷者心理的需求,而合唱團的運作也漸入佳境。
合唱團於是固定在每週六練唱,楊永健醫師為了讓傷友更有目標及動力,和朋友四處邀約尾牙、各社團表演,甚至參加公演。「他們很喜歡上台表演,因為他們喜歡化妝,喜歡穿漂亮衣服」楊永健醫師說。這些表演,更讓傷友重拾自信與成就感!楊永健醫師由心而發地說:「因為上台給他們力量!」。直到今日,只要有機會,楊永健醫師也總是親力而為,他曾自己作詞作曲給合唱團表演,作品「雲霧森林」除了在YouTube 能欣賞到以外,也進入錄音室錄製成CD,成為傷友共同的回憶!
建立起「弱勢幫弱勢」的良性循環
疤痕協會最大的宗旨,便是為傷友建立自信與自尊,讓他們覺得自己對社會有用、有價值,從而回到人群之中。楊永健強調,要達成這樣的目標不能只是給予傷友幫助,更要讓傷友以付出取代接受,以所長回饋社會!於是,協會協辦了很多活動,由傷友來當義工,整理活動現場,讓他們協助協會運作。
現在,疤痕協會向內政部申請了名為「圓音之夢」的計畫,預計明年開始執行,期盼將疤痕合唱團的精神推廣到偏鄉弱勢孩童( 如育幼院),讓缺乏樂器與音樂教學的偏鄉學童有學習音樂的機會。建
立起「弱勢幫弱勢」的良性循環。目前已經有13 所育幼院願意接受疤痕協會協助成立合唱團,未來透過傷友來執行計畫,一方面幫助對音樂有夢的弱勢
孩童,提升求學競爭力,另一方面幫助傷友建立自信心,成功步向人群!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