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5705.JPG


呂旭彥 

現職
紐約整形外科診所 院長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 理事
台北醫學大學 兼任副教授
國泰綜合醫院 顧問醫師
經歷
紐約Beth Israel medical Center 研究員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 理事長
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

專訪/呂旭彥(紐約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長期追踪案例分享

自體脂肪的移植行之有年,已超過百年的歷史,在1992年台灣的外科醫學會的專題演講,筆者以脂肪塊移植為題的追踪報導,記得其中一個案例是16歲32公斤的中學生,因兩頰凹陷前來,經植入
0.5公分大小的脂肪塊,兩側各25至30C.C.,追踪二年效果良好,當初的結論是脂肪顆粒0.5公分以下存活率最高,距今日的不大於0.2公分脂肪存活率最好以及期待乳糜狀脂肪(幹細胞)有更好的脂肪
再生效果想法迴異不同。
有趣的是,這位16歲女生在42歲時回來複診,一進門診,我被兩頰包子狀的鼓起物嚇了一跳,脂肪移植可以增生成如此程度,原來結婚後,生二個小孩體重直升68公斤,難怪兩頰長出了偌大包子狀
的脂肪,當時囑咐抽脂或減重來改善,二個月後電訪得知她減至60公斤已經改善許多,也不用再抽脂,也間接證實了移植的脂肪是會隨體重長大的。
雖然自三、四十年前開始的塊狀脂肪細胞移植,對組織凹陷的修補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對淚溝、法令紋、嘴角紋這幾個重要的紋路,在2002年時的解決方法是不足的。
在2002年時,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整形外科醫師在台北參加ISAPS地區會議,發表的方法中,用人工的真皮組織、脂肪塊去填補效果都不好。那時我當座長,大家認為還是要想辦法去改善這些部
位的缺憾,解決的方法還是要可能用脂肪移植,因為這地方都是皮膚、骨頭、韌帶,沒有什麼軟組織,甚至脂肪也是最少的。
而且年紀越大,僅有的那一點脂肪也不見了,所以才會有黑眼圈,有淚溝的呈現。2009年,脂肪移植很多整形外科醫師努力的嘗試,出來的報告效果大約改善40~60%左右,改善結果也因此有
一半的患者不滿意,所以還不是一個好的方法。

事半功倍的脂肪移植新利器

2009年後台灣的林才民醫師發明了脂肪注射槍,我非常的推崇,曾經為這個注射槍在美容外科醫學會做了一個「脂肪移植的傳奇」講題。這個注射槍每一次打出來的量都是一樣的精準,所以整
形醫師不用再去時時注意每一次推出來的脂肪的量是太多或太少,而能夠很均勻的填補在任何部位。這個方法應用到2019年,都還是一個標準的手術方式。但從去年開始,塊狀脂肪移植又回來了,
而且跟脂肪注射並行,讓脂肪移植達到一個登峰造極的程度,目前滿意度已經可以達到80%。而今年,最新的方法還有含有幹細胞的乳糜脂肪的出現。可以打在皮下,讓皮膚的改善達到極限。

關於併發症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碰過主要的併發症,只有一例感染,原因在肚臍內抽取脂肪,所以我們現在肚臍盡可能都繞過,另外需注意是血管性的風險,醫師在注射時都要非常專注,避開血管。

長期追蹤案例分享

再生醫學中細胞醫療有幾個層次,包括血管因子、生長因子、幹細胞等,如何評估結果難度很高,目前不可能用一邊做一邊不做來做對比,這在人體實驗就不能通過,所以每一個患者都是特殊
案例,只能用不同時期的外表變化來做對比。我們有一個團隊在做案例長期追蹤,患者在20~30年後回來,都是彌足珍貴的資料,例如14年前我們做眼袋的案例,她沒有做脂肪移植,14年後這個地
方整個出現崩塌了,皺紋出來了,眼部輪廓逐漸凹陷,(圖一、圖二)。另外有位先生,他在術後5個月跟術後19個月後臉頰豐滿度對比隨著體重增加,增生了兩倍以上(圖三、圖四)。
第二例的這位先生,接受脂肪移植後,可以看出來皮膚變好了,連眼神也變明亮了,但還是有局部地方沒有改善,可再加打乳糜脂肪,所以脂肪是好東西,存活後不會消耗反而會再生跟增生。
脂肪移植因幹細胞有再生的概念,所以有再造及回春的效果。目前手術方式進步得越來越快,我們可以期待也許明、後年,會有新的更好更快速也更安全的新穎技術出現。

arrow
arrow

    Story整形春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