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王建興.jpg

 

王健興
現職
花蓮慈濟醫院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花蓮慈濟醫院 外傷中心主任
花蓮慈濟醫院 研究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經歷
台大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台灣大學醫學系

生命像是一場冒險,卻也伴隨著許多風險,意外總猝不及防地突然出現,而造成無法
挽回的傷害,並影響傷者的生活。這些外傷發生在臉、手、腳到軀幹等方面,若損傷
到一定程度以上,就需要進行重建手術。為此,整形外科醫療團隊共同努力,堅守著
病患的生活品質,讓一時損傷的人們能夠重新啟程再出發!

整形重建外科的基本理念

「重建的基本原則第一是功能,第二是外觀。」王健興醫師認為,重建外科的主
軸是讓病患能夠恢復原本的功能,並且以缺少什麼組織補什麼組織作為最高準則,如
骨頭缺損則補充骨頭,肌腱損傷則補充肌腱,但有時候無法使用一樣的材料,也會透
過其他功能或外觀相仿的組織替代。
以骨頭為例,若骨頭有骨折並產生斷裂的話,就會需要固定,可以選擇利用可吸
收的骨釘、骨板進行固定,當骨頭生長完成後骨釘骨板就能自然而然的吸收消失。也
可以使用鈦合金的骨釘骨板進行固定,雖然是外來物,但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而且
這是目前骨折治療的大宗。

重建階梯(reconstructive ladder)

「重建外科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理念,就是利用重建階梯進行分級治療。」王健興
醫師提到在重建時常利用重建階梯的理念,依照傷患的嚴重程度進行六層階梯的分級
重建。舉例來說,若傷患是缺損不多的肌腱或肌肉斷裂等傷害,只需將傷部縫合即可
,但若涉及較廣層面的損傷如肢體撕裂傷並組織缺損、肢體斷裂如斷指、斷臂等,就
要用高階等級進行更複雜的手術,甚至需要用到顯微手術。顯微手術是利用顯微鏡放
大,來針對微小的血管、神經等進行縫合、修復的手術,透過此方法能讓病患重建後
的功能恢復更加的完整。
透過重建階梯的概念,除能讓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之外,也能方便醫師的判斷與
處理的方向。

重建後評估持續追蹤

重建完成後會依外觀與功能等方向進行評估與後續的追蹤,一般來說重建後六週
,骨頭、肌腱等就能重新生長完成。但若是神經就需要較長的時間觀察,因為神經生
長較為緩慢,大約是一天生長1mm,因此通常需要經過半年以上的時間來觀察恢復的
情況。

重建手術後會先觀察外觀的癒合程度,特別許多傷燙傷的病人外觀的恢復與復原
相當重要,關係著未來生活與自信心的建立。而其他部分如手或腳則會更重視其功能
的恢復,運動能力的情況或是神經傳導是否有重新的連接等,有時受傷之後會有沾黏
的情況導致不如從前靈活,就需要長時間的復健讓身體能夠早日恢復。重建之路雖艱
辛,但透過長時間且反覆的努力,能讓更多的病患回歸原本的生活。

堅持不簡單的事

「還記得多年前台北市就曾有拔河斷臂的事件,,對重建手術來說是最為艱難的
。」王健興醫師舉例,包含斷指或斷臂等具有較大斷裂及撕脫的傷勢,皆是相當困難
的重建手術,因為受傷的血管及神經是撕脫傷並需一次性地對骨頭、肌腱、肌肉、神
經、血管等全面進行接合與縫合,更涉及了顯微手術,是相當複雜且困難的手術,並
會花上許久的時間進行。

雖然重建外科的道路是這樣的艱苦與辛勞,術後病人長時間的追蹤與其復健的過
程也相當的辛苦,但能讓陷入絕望與困窘的病患們一一痊癒,並且重拾往日的生活,
正是王健興醫師作為整形重建外科醫師以來不斷努力的方向,雖是不簡單的事,但他
仍不斷的堅持著,以恢復受傷前的功能及外觀為目標努力。

arrow
arrow

    Story整形春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